一、人口与社会
首先我们确定并明白两个概念:
城市人口:从人口的统计口径方面来说,城市人口指城区(镇区)的常住人口,即停留在该城市(镇)半年以上,使用各项城市设施的实际居住人口。
城市社会要素:城市社会指以城市为主体的社会空间组织,城市社会要素包括城市中的各种社会问题、社会结构、城市生活方式、社会组织、社会心理、社会发展规律等。
人口要素对于城市规划的影响:
(1)人口规模是决定未来城镇化发展的最基本标杆。
(2)人口结构指整体规模中特定组群的比重。
(3)人口分布是评价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、工作地点、商业以及其他设施可达性的必要依据。
社会要素对于城市规划的影响:
城市规划作为一种公共政策,其根本目的在于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。城市规划中的主要社会目标包括:
(1)物质供给与社会需求的协调。
(2)社会群体内部公共资源的公平分配。
(3)保障社会底层群体的基本生活空间。
(4)改进空间环境满足精神文化需求。
(5)社会与经济、生态系统的统筹发展。
(6)规划制定与实施中的民主决策。
下面我们说一下几个常识概念:
户籍人口:指当地公安派出所登记户口的人口。
流动人口:指离开了户籍所在地到其他地方居住一定期限的人口。
暂住人口:指离开户籍所在地,在某一地区暂时居住一定期限的人口。
常住人口:指实际居住在某地半年以上的人口。
人口自然增长:指出生人数与死亡人数的净差值。
人口机械增长:指迁入城市的人口与迁出城市的人口的净差值。
城市人口预测的方法:(具体计算方式请自行查找)
(1)综合增长率法
(2)时间序列法
(3)增长曲线法
(4)劳动平衡法
(5)职工带眷系数法
二、历史与文化
(这一章关于城市历史方面的内容就不说了,为啥呢,因为不重要!!!我们主要就城市文化与城市规划这一方面说一下,为啥嘞,因为这个也不说就没得说了!!!)
城市文化对城市规划的影响
(1)传统文化对城市规划的影响
城市的传统价值取向可体现在城市的形态与规模方面,不同的城市文化也体现在不同的城市性质中(商业城市、政治城市、宗教城市等)。
(2)当代城市文化对城市规划的影响
首先在当代城市规划实践中,城市文化通过塑造城市规划决策者(城市决策者、规划师及公众)的意识形态来影响城市规划方案的编制。同时,通过制约城市规划决策制度的法理基础,直接干预规划方案的选择。
(3)历史变革期的城市文化对城市规划的影响
在城市文化历史变革期,城市文化思潮对城市规划具有较大的冲击力。如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文化对当时的欧洲城市建设产生了巨大影响。
基于城市文化的规划设计方法
(1)在城市总体规划阶段通过城市定位诠释城市文化形象。
(2)根据城市文化特征安排城市的空间布局。
(3)根据城市文化选择城市产业发展。
(4)在城市设计阶段通过对城市肌理的分析诠释城市文化历史。
(5)根据城市文化指导城市景观设计。
(6)通过城市环境要素诠释城市文化基调。